第一起名 2017-10-26 10:10 林佳佳
在古代记载的家谱中女性往往只有记录氏的资格,并没有办法在家谱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而现代家谱中却已经开始记录起了女性的名字,可以说是新改变。
那么,本期一起来了解一下家谱的制作。
家谱文化流传千年,不但传承了姓氏及家谱文化中的经典内容,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出了许许多多顺应时代潮流的全新产物。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却是不能入本姓族的谱,而是记入丈夫姓族谱。入谱也仅仅是附庸式的记入,只记姓,不记名(如李氏、王氏)。连名字也被“分割肢解”,可见如此文化在当时是如何残酷。
只记妻子父亲的名字,只记其氏,不记其名。当然这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关系。在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很多人家的孩子连姓名都是没有的,只知姓氏,平常称呼也是用的小名。姓大都从父而不从母,发展到如今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所以,女性个体生命的延传在曾经的家谱记载上是谈不上连续性的,只会偶有家族家谱中会连续记载家族女性的传承信息。
相较于现代家谱,古代的家谱是残破不全的。形象地说,古代的家谱是半个月亮,或半个太阳。女性不编入家谱不仅是男权的绝对和极度的显示,也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作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否定。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年以前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如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
九亲云谱中对女性详尽的记载与描述,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一反女子不入谱的旧习,把当代女性大作家谢冰心编入了家谱,而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所写。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世家谱牒研究课组”的研究项目。决定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子后裔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也同样可以写入家谱。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始终支撑着半边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如今的家谱文化也发展得愈加理性与成熟,女性入谱已成为必然现象。传统文化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段崎岖坎坷的黑暗年代,家谱文化也是如此。所幸的是,人们始终会正视历史,面对曾经所犯下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令我们珍贵的家谱文化能够更加久远地传承下去。答案摆在面前,现在让你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么选择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