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起名 2016-12-19 14:12 林雪梅
解读百家姓臧姓。看历史上鲁国臧氏家族的兴旺和衰败。臧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中国人口较少,按人口排名,臧姓排行为第215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03%。分别主要在山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市。
臧姓文化之鲁国臧氏家族
在鲁国的世族中,臧氏家族是一个着名的家庭,在春秋中期,其家族成员在政界世居要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臧氏家族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鲁国社会的变迁。
臧氏家族属于鲁国的公族。臧氏家族的始祖臧僖伯是鲁孝公的儿子,名驱,字子臧,谥曰僖。臧氏家族以臧为氏大概开始臧僖伯的孙子。据《左传》隐公五年孔颖达的疏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计僖伯之孙始得以臧为氏。今于僖伯之上已加臧者,以僖伯为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也就是说依当时的姓氏制度,鲁国国君的儿、孙尚可以随其父、祖之姓,至其曾孙,须改氏,其氏应以祖父的字为之。臧僖伯字子臧,其后人故以臧为氏。而臧僖伯之臧,乃是后人所追加。
臧僖伯是鲁隐公时的重臣,以知书达礼而着称。《左传》说: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隐公准备去棠(今山东鱼台西南)捕鱼为乐。臧僖伯劝谏说:国君要关注大事,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不要去干。君主应为民众的典范,带头遵行各项制度,否则就是乱政。捕鱼不符合礼制,请君不要去。但鲁隐公却不听劝阻,坚持前去。臧僖伯“称疾不从”,以示抗议。同年12月,臧僖伯去世。回想臧僖伯的忠诚严正,鲁隐公颇为后悔,下令将其丧礼“加一等”,以示褒奖。
臧僖伯的儿子是臧哀伯,其秉性与其父相似,以直言敢谏见称。鲁桓公二年(前710年),宋国大臣华督弑君而自立为相,把持了宋国的政权。为获得鲁国的支持,华督把宋国传世的宝鼎“郜大鼎”送给鲁国。鲁桓公不仅接受了贿赂,而且还把“郜大鼎”放在太庙里来展示。臧哀伯对这一做法提出批评说:“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宣扬道德严守礼制,以此为百官表率子孙作则。今将贿赂之宝鼎公然陈列于太庙,将会产生多少恶劣的影响?”臧哀伯的意见虽然未被采纳,却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周内史听说后称赞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臧文仲是臧氏家族最有名的一位代表人物。他是臧哀伯的孙子,因世官制度出任鲁国的大夫,先后辅佐了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代鲁国国君。由于他的政治能力和道德声望,对当时鲁国的政治与外交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鲁庄公时,臧文仲始任鲁国的卿。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鲁国出现了饥荒,“无麦禾”,臧文仲主动请求去齐国求粮救灾,携宝玉赴齐。他的随从说:“国君并没有派您去,您却自告奋勇,这不是自己找事干么?”臧文仲说:“有道德的人要急人之难,做官的人要勇于承担责任。
我为鲁卿,在国家有危难时不挺身而出,是尸位素餐。”他到了齐国,施展其出众的外交才能,最终说服了齐国的统治者,使“齐人归其玉而予之”,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鲁国上下的信赖。臧文仲是一位恪守礼仪、崇尚道义的人。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9年)鲁国大旱。僖公为人迷信,听从别人建议,准备实行焚烧巫尫以求雨的宗教仪式。
巫尫是鲁国的女巫,作为所谓沟通天人关系的宗教使者,她应该通过祈祷向天求雨。但久旱不雨,鲁僖公认为巫尫失职,要烧死她以引起上天的注意,达到下雨的目的。但臧文仲认为这种举动不合适。他说:“这不是解决天旱不雨的方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维修城廓,减少开支,鼓励农业生产和相互救济。
若不抓住这些要务而在一些宗教仪式上做文章,只能违背天意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鲁僖公接受了臧文仲的批评,放弃了焚巫的计划,积极着手救荒,度过了旱灾造成的危局。尊礼尚德重民是鲁国政治文化的传统,臧文仲在自己执掌鲁国国政期间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
他主张统治者在位“恤民”,主要是为政以德,体恤下情,关心民生,否则“德之不建”,则“民之无援”,国家就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又要以德“训民”,引导人民遵守道德,提高道德素养。而要做到这些,就要遵守“礼”,“礼”是外在的制度规范,而“德”则是内在的良知自觉。
只有在“礼”与“德”的规范下君民一致,才能保证社稷江山的稳固。从臧文仲的言论主张看,他应该是鲁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对以后孔子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臧文仲死后,他的言论仍广为流传,并被鲁国的统治者奉为圭臬。如鲁襄公时期执政的叔孙豹曾对人说:“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臧文仲看做是“立言”而“不朽”的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臧文仲虽然以尊礼尚德而着称,但也表现出变通的一面。如后代的孔子曾对他的“废六关,妾织蒲”的行为提出批评。所谓“废六关”,即撤除了鲁国的6个征收商税的关卡。鲁国以农耕立国,其传统政策是抑制工商,重视农业,所以设立关卡对工商课税。
而所谓“妾织蒲”,蒲为蒲席,臧文仲家中搞织蒲席等副业以营利。孔子认为臧文仲的行为违背了鲁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提出批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臧文仲思想的开放,他认为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鲁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试图进行一些经济方面的改革,但从鲁国的历史看,这种小改革似乎并没有触动鲁国传统的体制与观念。
臧文仲死后,其子臧宣叔继承父官,担任掌管外交事务的卿,同时又担任鲁国的司寇,兼管内政。司寇一官是负责国家治安的官员。因鲁国尤其重视“亲亲”的关系,所以当时的重要职官由公族担任。其时鲁国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公族贵族占据要津,争权夺利,彼此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东门氏与“三桓”之间的矛盾斗争进入白热化。“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是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三桓”在春秋中后期逐渐执掌了鲁国的政权,成为鲁国的三大权门。
东门氏则是鲁庄公的后代,因世居鲁城的东门,故以东门为氏。东门氏的始祖为庄公的儿子东门襄仲。襄仲自鲁僖公时为执政上卿,先后在僖公、文公、宣公三世掌握政权。但这时“三桓”势力崛起,逐渐形成东门氏与“三桓”分庭抗礼的局面。
鲁宣公十八年(前591年),迫于“三桓”咄咄逼人的进攻,东门氏打算联合晋国的力量消灭“三桓”的势力。但“三桓”的势力已根深蒂固,臧宣叔也投靠了“三桓”阵营。在这场权力斗争中,臧宣叔利用司寇的权力将东门氏驱逐出鲁国。臧宣叔因驱逐东门氏有功,受到新执政季文子的信任,成为鲁国政治舞台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尤其以熟悉外交事务受到鲁国统治者的倚重。
臧宣叔死后,其幼子臧武仲继位为鲁司寇,封邑于防(今山东泗水)。臧武仲为人多闻多智,据说能预测将来之事,时人称之为“圣人”。但臧武仲自恃己能,到处插手,反而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臧氏以明礼节、善外交名世。但臧武仲却对国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鲁襄公四年(前569年),邾国与莒国联兵攻打鄫国(今山东苍山),臧武仲率军伐邾以救,结果惨败于狐骀(今山东滕州),鲁军损失惨重,惹得国人皆怨,到处都能听到“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的风谣。所谓“朱儒”即指身材矮小的臧武仲,臧氏的声望由此大挫。
臧武仲自以为是的秉性不改,又参与了季氏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还与孟孙氏结下怨仇。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孟孙氏诬告臧武仲谋反,执政的季武子信以为真,下令攻打臧氏,臧武仲出逃,逃亡于邾、齐等国,死在国外。之后留在鲁国的臧氏家族与执政的季孙氏彻底决裂,不断受到打压,从此一蹶不振。
臧氏家族是鲁国公族中的着名代表。鲁国因是周公世子伯禽的封国,接受周朝礼器最多,周礼的影响最深,加之鲁国特有的地理条件特别适于农耕,所以成为西周以来各诸侯国中最典型的周文化的代表,周文化的特点,诸如尊礼、尚德、重农、右文,最完整地体现在鲁国的传统中。而臧氏家族又是鲁国这种文化的传承人和典型代表。
臧氏家族世代以博学多智见长,对“礼”和“德”的知识尤其熟悉,而臧文仲的“立言”,其内容也多为此类。作为鲁国文化传统的代表,在春秋的中期,自然获得了统治者上层和下层民众的普遍尊重,臧氏家族的兴旺发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进入春秋末叶后,鲁国公室的地位不断衰落,而作为革新派的“三桓”势力不断增长。臧氏家族作为鲁国传统势力的代表自然受到“三桓”势力的打压,也就逐渐走向末途。臧氏家族的兴衰史,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出了鲁国的兴衰和春秋中后期整个社会的变迁。
相关推荐